其實是很多陰差陽錯, 所以在六月份(賞鳥的最佳時節是在10~4月份啊), 才會去了一趟無尾港, 哈~~~ 總之, 不管大家怎麼說這個季節不合適, 我還是跑了一趟
有沒有發現天好藍~ 這就是在無尾港的海邊, 而且海邊距離很近, 我根本是騎著腳踏車去的, 哈~ 因為居住的民宿, 就在無尾港保護區內啊
這張照片, 就是在無尾港的觀鳥平台上拍的, 因為天氣太好, 所以也讓我在這個平台上不停的發懶, 所以才會拍下這張, 呵~~
有看到這一片綠之中多了什麼了嗎??
加上紅色圈圈, 應該發現有異了吧!
答案就是牠, 花嘴鴨, 反正也是水鴨....
除了常見的鴨子之外, 自然少不了白鷺絲
這張比較明顯了吧, 正中央除了牠, 沒有別隻~
拉近一點~
其實還是花嘴鴨, 在撓癢癢的花嘴鴨, 哈~
到處常見的白頭翁
離開賞鳥平台時, 順腳到一旁的步道去逛逛, 台灣到處都有的小灰蝶
又是台灣常見的紫斑蝶
在草叢之間意外的發現了這一對~
這樣, 看得就清楚了吧, 一對虎甲蟲
呃.... 我怎麼到了野外, 還一直在打擾人家洞房啊
另外, 一直有人問我, 為什麼這裡叫無尾港, 有興趣的人可以參考一下下面的文字, 沒興趣的人就可以直接跳過吧!!
「無尾港」原為噶瑪蘭志略中所記載的「馬賽港」,日本時代因為海防的需要引導部份河水從頂寮附近出海,因此造成原出海口水量遽減。
1968年山洪爆發,土石淹沒農田,洪水沖毀出海口水門。洪水過後進行農地重劃,將原功勞埔至港口段的河道填平,並將溪水全部引到頂寮附近出海,造成原出海口淤塞,變成一沼澤湖泊。
早年,因為這裡雁鴨群集,堪稱獵人們的天堂,這些獵人以口耳相傳的方式,將這條位在北方澳崖角下,沒有出海口的河港,稱為「無尾港」。此後,外地人士甚至官方要劃定保護區時皆以此為名,反倒是許多在地居民不知道此處就是「無尾港」。
每年10月至翌年4月是候鳥前來蘭陽平原度冬及過境季節,在無尾港沼澤濕地內常有上千的水鳥聚集棲息,為宜蘭地區雁鴨數量最多的棲息地點之一,也是北台灣兩大雁鴨度冬區之一。附近的海面上時常有無數水鴨隨浪起伏,密密麻麻,十分壯觀,形成特殊的海鴨奇觀。 1988年,國際水禽研究中心(ZWRB)及國際自然資源保育聯盟(IUCN)在亞洲濕地調查報告中,將無尾港列為台灣重要濕地之一。但同時,台灣電力公司計畫在此地區設立蘇澳火力發電廠,基於保護生態環境的考量,宜蘭保育界及地方反火電人士等極力反對,乃積極向縣政府及環保署奔走陳情,經過各界多年反火電運動的努力,最後擬以爭取設立無尾港水鳥保護區的方式,來阻止火電廠的設立。
1992年7月,由宜蘭縣政府向農委會呈報「無尾港水鳥保護區計畫」,同年9月獲農委會審議通過。
1993年9月24日,宜蘭縣政府依據「野生動物保育法」劃設公告無尾港水鳥保護區,成為我國第一個依據「野生動物保育法」頒佈的水鳥保護區。